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校长解读最理想的中西方结合式国际教育

来源: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      编辑:佚名

2017年11月11日—12日,新学说联合腾讯网,腾讯教育在惠州碧桂园十里银滩学校举办了以“聚力同行,为梦想赋能”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学校发展大会,全国国际教育大咖齐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推进国际教育事业,思想的火花在十里银滩上尽情碰撞。中加枫华国际学校副总校长王文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此次大会。王文校长带着枫华全体教师对国际教育的热情和梦想,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十里银滩,将自己与枫华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与国际教育同行共享、探讨,希望我们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能够更健康,更稳健的走向全世界。

第三届国际学校发展大会:中加枫华国际学校校长解读最理想的中西方结合式国际教育

王文校长是美国休斯顿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硕士,国际教育畅销书《零距离美国课堂》作者。持有美国教育管理及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拥有*括天才教育,特殊教育,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电脑技术应用,汉语在内的五个美国K-12教师执照,在美国公立小学及高中从事教学和管理十四年,担任过美国公立高中外语教研主任和助理校长等职务。此次大会作为特邀嘉宾分享枫华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际教育课程的理念和实践。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校长解读最理想的中西方结合式国际教育

王文校长以《从零距离美国课堂到本土化的国际教育》为分享主题,从自身经历讲起,结合时代发展过程中国际课程的演变,阐述了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差异,中方课程模式注重课程的融合连贯性,而西方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探索。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中外文化的融合,基于国际教育发展的这一趋势,在全面实施国际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所有课程基础上,枫华实践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的发展性课程,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六大核心素养。枫华初小阶段,注重传统中国教育在“打基础”上面的优势,但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则是开放性和引导性的。高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其各方面的素养和实践能力,提供全英语的校园氛围,帮助学生与将来的留学生活无缝对接,迎接未来西方文化的冲击。

最理想的中西方结合式国际教育

在国际教育中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的跨学科学习等有效的学习模式,更要以适宜的本土化融合方式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在核心素养发展性课程中我们践行本土课程国际化、国际课程本土化,达到中西方课程的融合。

本土课程国际化,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中,借鉴西方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借鉴西方教育的有效元素。比如小组学习,自主探究,项目式探究性学习, 尝试跨学科学习模式,加强艺体课程,品格教育潜移默化。

国际课程本土化,原汁原味的国际课程并不适合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本土课程过渡,补充国际课程不足,教学质量评估手段,学生质量评估适合本土特点和需要。

第三届国际学校发展大会:中加枫华校长解读最理想的中西方结合式国际教育

融合课程,结合中西教育教学优点长处,取长补短,深度VS广度,基本功VS创造力,知识VS技能,整合大纲和教材。并且借鉴西方教育品格教育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模式,培养学生善良,正直,有爱心,责任心,勇气,坚毅力,合作共赢的意识,关爱他人,服务贡献社会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枫华课程研发团队研发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性课程不仅有课程大纲,部分校本教材已经完成,这些课程的理念和实施的方法,对学生兼收并蓄中西方文化精髓,将来纵横国际,成为出色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公民和精英有着重大的引领作用。王文校长的分享引起了现场与会专家的强烈共鸣和极大反响,对王文校长与枫华的核心素养发展课程给予了高度的高度赞扬。

源于加拿大,拥有14年办学历史的中加枫华国际学校,从创办伊始就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中华灵魂、世界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王文校长在大会上分享的不仅是她对中西方教育深刻的理解和洞察,也是枫华在探索国际教育本土化之路上的成果,更是我们全体枫华人为国际教育稳健的走向世界之梦而努力的见证。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