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认为美国的课程难度比中国的简单,所以尽量都选难度高的课程,认为含金量高。
一般而言,像数学类和科学类课程,中国学生总体上还是有优势的,所以这类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自身能力选择Honor或者AP的课程。
但要注意生物这门课,由于涉及的英文单词量过多,所以只建议学生选择普通课程。
另外,对于语言类和历史类的课程,这方面积累不是很多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单词、记忆和阅读的积累。
此外,对于难度就等于含金量这个伪命题,也是要清楚地认知的。对于学校来讲,首要考虑的还是成绩高低,然后才是难度高低。所以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讲,一定要注意课程难度的适度原则,切忌贸然选择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课程。
误区二
认为9年级是国内国外过渡阶段,即使成绩不好也没关系,并且把难度高的课程都集中在12年级学习。
按照课程难度的叠加程度理论来说,认为12年级的课程难度最高这样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12年级的压力特别大,一方面要忙着申请大学(不只是材料提交,还有各种面试活动),另一方面还要自己的GPA,无论是时间和精力,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以上就是关于“美国高中选课误区解析”的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美高课程”的相关资讯欢迎来咨询,我们老师将详细为您解答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