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专访董俊玲老师:北大才女结缘中加枫华国际学校做园丁

来源: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      编辑:佚名

老师,这个职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份需要穷其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们育人成才,答疑解惑,在教育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中加枫华国际学校的老师更是如此,他们对学生的发展严谨慎重,对课程的设置精益求精。2017夏,一批新兴老师,怀抱满腔热血、满怀憧憬投身枫华教育事业。毕业于北大的董俊玲老师,就是其中一员,她用她的教育梦叩响了枫华的大门!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董俊玲老师专访:北大才女结缘枫华做园丁,续写三尺讲台情与梦

董俊玲老师

来自屈原故乡的北大才女

董俊玲老师,来自中国古代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2008-2012就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得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2012毕业后留在北京从事语文教学**,全国春蕾杯优秀园丁奖获得者,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和优秀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和渗透。

从小怀揣“润物细无声”的教师梦

说起选择当教师的原因,董老师说她从小怀揣教师梦,作为80、90一代的人,男生往往从小渴望当解放军,而大多数女生渴望成为人民教师。和很多的女生一样,她对三尺讲台充满向往。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董俊玲老师专访:北大才女结缘枫华做园丁

北大时期的董俊玲老师(右二)

同时专业及兴趣契合也是她最终走向讲台的重要因素。董老师说到:“教育部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中外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北大外院的专业都比较偏文学鉴赏方向,四年大学生涯接触到了很多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让我对中西方文化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新的语文教学形势之下,语文课堂能够成为我研究和推广中西方文化和优秀文学作品的平台和窗口。因此,重拾儿时的教师梦成为我毕业择业的优选。”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董俊玲老师专访

北大未名湖(董俊玲老师摄)

在谈到到教育感悟中,董老师说:“在北京四年语文教学**,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学生,**的感悟是教育真的是一件“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尤其是语文教学,我们希望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中考高考的知识点,语文知识浩如烟海,没有一个人可以自信地说自己掌握了语文所有的知识点。老师应该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思考、感悟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真正做到内外兼修。而要做到这些,教师是比较好的标杆和榜样,一个有知识有底蕴有内涵的教师,其自身就是一本值得学生去精读细品的好书。”

结缘枫华,续三尺讲台情

因为家庭定居苏州的原因,董老师忍痛离开了学习和**多年的北京,但仍然希望能坚守在三尺讲台,继续自己的教育理想。到苏州之后了解了一些学校的情况,对枫华的国际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非常有兴趣,到校深入了解和沟通后坚定了自己加入枫华的决心。

初入枫华,董老师觉得枫华的校园环境和布局打破了传统学校的常规,处处体现出开放、自由的气息,校园里洋溢着国际化、多元化的氛围,仿佛再一次回到了大学的校园。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董俊玲老师专访:续写三尺讲台情与梦

董俊玲老师和枫华同事龙凤梅老师

作为新的枫华人,董老师希望自己尽快融入枫华国际化、多元化教育的氛围之中,真正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在这样一片自由、开放的热土上继续挥洒自己的汗水,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

寄语将要传道授业的学生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师的学生时期,读书很容易,出门看世界很难;你们的学生时期,出门看世界很容易,沉下心来读书变得很难。新的学期,希望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

专访董俊玲老师:北大才女结缘中加枫华国际学校做园丁

枫华西席

如果说枫华是一艘在教育瀚海中向世界航行的大船,那么老师就是这艘船上的引航人,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挥舞着旗帜指引船行方向,手握大桨带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在大风中挥洒他们辛勤劳动的汗水,他们怀抱远大的教育梦想,助枫华学子在国际舞台尽情绽放!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