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达内教育

400-688-0112

全国学习专线 8:00-22:00
上海达内教育
上海达内教育成立于2002年,具有多年的IT教育经验  目前在70个大中城市成立了3700多家学习中心  累计培训学员已达100万人次  
您当前的位置: >上海汇课宝 >上海培训学校 >达内教育深耕IT职业领域,重点布局课程和教师搭建两个方面

人工智能学校新闻

达内教育深耕IT职业领域,重点布局课程和教师搭建两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0-08-13 10:19:26 已帮助:260人 来源:上海达内教育

达内教育深耕IT职业领域,重点布局课程和教师搭建两个方面

达内教育深耕IT职业领域,重点布局课程和教师搭建两个方面

达内教育目前已为中国的十多万家企业输送八十万学员,这归功于达内成立10多年以来一直重点布局课程培训和教师搭建两个方面,帮助学员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赢得了学员的广泛青睐。
达内教育深耕IT职业领域

  一、修炼课程内功
  对于培训教育行业来讲,课程研发一直培训赛道上的核心竞争力。精雕细琢,打磨课程让学员有实实在在获得收获,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直是达内教育17年培训的初心。
  课程方面,达内教育一直奉行着“内容为王”的理念,内容紧跟IT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从成立至今,十七年里坚持不断的创新。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电信、金融和企业服务快速互联网化,JAVA技术成为开发市场的主流,达内教育迅速调整推出相关课程。
  不过在紧跟互联网发展推出课程的同时,达内对火热的市场的需求也有着自己冷静的判断立场。在培训教育对UI课程设计培训趋之若鹜时,达内并没有追逐热点课程,而是选择与联合大机构一同制定开发UI设计课程培训标准,在获得市场和学员认可之后,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始模仿达内推出UI设计相关课程。
  在保持课程紧跟时代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的同时,达内也在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优秀的课程通过中心化传播方式来打破区域性教育资源不平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平均教学成本。凭借其特色的"远程视频教学+线下实体学习"线上加线下的准O2O(On Intranet 2 Offline)模式,达内将优秀的培训老师集中在北京,进行课程研发和设计,然后在北京讲课,将教学视频同步到全国各地的教学点。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达内的课程专业性和先进性,达内教育与国内外技术厂商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引用技术厂商的原厂内容。截止到目前,达内教育与阿里、Adobe、红帽、ORACLE、微软、美国计算机行业协会(CompTIA)、百度、阿里云等国际知名厂商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直接引进新技术。所设课程受国际厂商的认可,增强了达内学员在国际化竞争力。
  精细打磨课程,达内以课程培训作为连接学员和企业通路,在为学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技术人才。当普通高校以四年固定不变课程来培养学生,在变化快速的互联网时代里遭遇“入学热门,毕业冷门”的困境时,达内从企业需求入手,弥补了高校课程滞后市场所需的空白。
  二、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不过,好的课程仍然需要一支优秀的讲师作为连接学生和知识的媒介,一方面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老师拆解引导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为了提高达内教育的讲师的授课水平,达内每年都会举办教研大会来提高所有讲师技能,对过往一年达内教学经验、教学思路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达内起初成立的20多人的教研团队到现在500多人的大团队,经过连续10多年教研大会的举办,目前达内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十道门”讲师考核体系。
  据悉,“十道门”是达内通过层层选拔优秀的老师重要途径。从面试环节,便开始考察候选人技能、经验、理念、教课风格和习惯等方面,是否适应达内的学员和达内本身的企业文化。同时让有经验的、对学员和公司理念了解深入的人来把关,招到合适的人。
  此外,为了团队的活力和永不懈怠的探索精神,达内还从多个维度对老师进行测评,通过这样的形式保持团队内部时刻保持积极向上和不断进步的动力,使讲师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自我提升,提高达内的整个教研能力。在充分鼓励讲师公平竞争,达内也给予讲师行业内高标准薪酬待遇,激励优秀的讲师,对于不合格的讲师达内也会降级。
  目前,达内打造的讲师团队已经成为其培训行业的佼佼者。以课程和教师为核心竞争力,达内坚持课程和讲师的双轮驱动战略,不断调整自身课程保持与时俱进。未来,随着达内继续保持初心,不断打磨课程以及培养优秀的讲师团队,势必将帮助学员更好的,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上一篇:疫情之下,上海达内教育全力助力学员
下一篇:上海新课堂SAT课程,助你在SAT考场上乘风破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上海达内教育地址:外滩校区/人民广场校区/徐汇校区/浦东校区/ 咨询电话:400-688-0112
沪ICP备18018862号-5 网站地图 注册 登录 招生合作 版权/投诉 免责声明 更新时间: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