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学院的「名校科研」纳米材料与柔性电子器件研究项目,适合对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材料工程等专业感兴趣的高中生/大学生。
一、项目详情
柔性电子领域的科研进展,微纳加工与表征的基本理论和实操方法,以及柔性电子器件在物联网、环境监测、人机交互、自供电系统、蓝色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有限元理论模拟、科研绘图和项目报告撰写,让学生快速获得前沿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经验。
二、适合人群
高中生/大学生
对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材料工程等专业感兴趣的学生
三、项目大纲
纳米材料的发展历程:纳米材料的定义与概念、纳米材料基本物理特性以及特异性能、纳米材料在自然领域和科技领域的重大应用、科研论文写作定题建议
纳米材料的分类及表征:零维/一维/二维纳米材料及其代表性材料(富勒烯、银纳米线、石墨烯等)、一维/二维纳米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柔性电子器件制备过程中的高精度微纳加工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光刻机)
柔性电子器件在自驱动传感领域的应用:自驱动技术的基本原理、自驱动柔性电子器件的基本结构、自驱动在微纳能源收集、可穿戴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有限元数值模拟基本理论及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相关软件介绍、科研绘图在纳米材料与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纳米材料与性能提升的实现:自驱动传感器件如何通过纳米技术提高性能微纳加工接触表面、自驱动与多种效应相耦合
项目答辩与点评:学生项目汇报与答辩、导师点评与指导
四、时间安排与收获
20课时学术先修课+6周30课时小组科研+8课时英文论文指导
3000字左右的课题报告
主导师推荐信
项目结业证书
国外EI/CPCI级别国际会议全文论文投递与发表
集思学院科研品牌Path Academics通过创新技术方法和高学术道德标准,提供创新教育和跨学科研究项目,为全球大学生和优秀高中生创造海外高校的教学环境。我们致力于通过实际科研学习和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并赋予他们能够在下一阶段学习中脱颖而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