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国际学校家长须知:这些Tips能帮家长将孩子教育的更出色!

来源: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      编辑:佚名

没有哪种教育方法是完全适用于每个孩子的,但有些Tips却能帮你将孩子教育的更出色!下面中加枫华国际学校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育儿教育校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在当今这个对孩子来说满是诱惑力的社会,我们应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重视家校教育智慧的启蒙。

如何将孩子教育的更出色!

需求

贴近孩子学习生活,看懂得孩子切实需求

现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家长忽略孩子”,这么说可能很多家长不认同,甚至会感觉很委屈:“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天天为孩子操碎了心”。是的,作为父母的我们确实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我们的付出是否真的就是孩子内心深处所需要的呢?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未来的发展呢?

所以我们应更细致的观察了解孩子日常的行为举止和生活学习中的表现,从而窥见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

你真的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吗?

如果你的孩子频繁撒谎,那可能是因为你曾经对他们所犯错误的过激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自信心不足,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指导多过鼓励。

如果你的孩子做事无法持之以恒,摇摆不定,那可能是因为在他们小时候你总会在公共场合训斥他们(即使在亲人朋友面前,家长也不应这么做)。

如果你什么都买给孩子,但他们还是去拿不属于他们的东西,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让他们**取舍。

如果你的孩子懦弱,那是因为你做的太多,帮他们扫除了一切障碍。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感受,那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重视他们的感受……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怎么样做孩子才会更“好”。而在教育中,看懂孩子真实需求,关爱孩子精神世界。在成长中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往往会让孩子更加幸福。

榜样

你们是孩子言行的标杆,态度的镜子

你的孩子现在是不是特别喜欢使用手机?爱使用手机的难道真的只是孩子吗?成年人一天有多长时间是在抱着手机?实际上我们做家长的都离不开手机了,怎么期待孩子能抵制得了手机的诱惑呢。

古人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这六个字无人不晓,但有多少人会以此为镜,真正践行身教?

近期微博上的一张图被网友“怒赞”,在香洲总站的一个地铁入口处,一位母亲把左手放在自己孩子的头上,为他挡雨;而她的右手拿着伞为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挡雨。据悉,这位老大爷是一位流浪汉,而这位妈妈一直慢慢地跟随在他身边。

虚荣的家长不可能教给孩子踏实,刻薄的教师也不可能**孩子宽容。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是家长的行动。

这些Tips能帮你将孩子教育的更出色!

很多时候,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印在孩子的脑海里。父母都是孩子模仿的重要对象,如果你要求孩子做到某件事,那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若你希望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如在你自己的桌上放一本摊开的书,静心阅读;若你希望孩子有善良之心,那就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护动物,珍惜一草一木。

自由

给孩子自由并把握自由的“度”

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也就变成了空话。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以故事的形式诠释了身体和心灵自由都被剥夺孩子们的生活。当他们处于严厉的教育管理中时,他们会利用任何机会来试验自由。而这种自由会走向对社会和自己不利的反面,成为破坏行为。最后只导致为了自由而丢失了自我,成为盲目的行为者。当他们在Mathew老师的教导下,孩子们产生自律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被音乐的美好所滋养,被合唱的练习所满足,自然地变得有同情心,关怀他人,遵守规则,并唱出了那么美丽的童声合唱。

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没有哪种教育方法是完全适用于每个孩子的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人,而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但他们也更清楚行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而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其行为只是放纵,而非自由。放纵是压抑的后果,是选择功能的失效。这样的孩子内心软弱无力,因为他丧失了对自己的掌控力。

改变

自我怀疑,自我成长

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缘于我们的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当孩子的思辨能力开始产生时,他更需要一个有实力的伙伴,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仅仅满足于常常“赖”在他们身边,却不能给他们思想的养料,孩子们会感到不满意。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成长。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足够了,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

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在我们教育孩子,塑造孩子品行的同时,其实也是检验自身,重塑自我的比较好时机。

教育

教育拼的并不是一时之功,而是细水长流。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需要不断的调整教育方式。

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没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方式,是适用于每个孩子的。

如果想教育出成功的孩子,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思考,了解孩子真正需求以身作则,给孩子身心塑造合适的成长环境,并善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