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有可能是遭遇暴力。
个人物品丟失或损失: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丟失或破损,家长要留心。
如厕习惯改变: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已经成为暴力场所。
自尊心受挫:孩子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自我伤害倾向:孩子有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要高度重视。
不愿上学: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睡眠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时可能出现的表现。
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以上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关心关心孩子。
保持镇定。
救助,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人身安全永远是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么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心理上的创伤。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
最后为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遇到校园暴力怎么办?】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