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程类型分为:基础型必修课、拓展型选修课、自主型探究实践课。
3.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的目标是:轻负担、高质量。
双向发展:致力于建设真正对接国际的教育,尊重学生的选择。如选择国际教育,我校高中部是上海市第十所官方授权的IBDP学校,初中阶段即可以选择国际教育与国家学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为升入国际高中,学习IB课程、A-level课程打好基础;如选择国内教育,可以就读中考课程班级。
精细教学:通过选修课程,“一生一课表”“一生一乐器”,满足学生同学科不同层次及不同兴趣特长的学习需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实行分层走班制度。
双语教学:覆盖了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综合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并在选修课中开设了第二外语,包括德语、日语等。
中外教合作教学:中外教同室办公、同组教研、共同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质量管理。
阅读课程:中文和英文均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滋养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整体提高学生的中英文理解能力。
公民课程:校本综合德育课程,旨在引导并服务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并有利于其终身发展。致力于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世界公民”,具有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素养与情怀。引入国际Global City在线课程,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自身修养及思想境界的提升;引导学生协调个人身心,协调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学生视野的开阔,时事关切和多元文化的世界观的培养。
音乐课程:特聘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致力于建设基础音乐知识与乐器特长培养相结合的特色课程。每位学生学习一种乐器,提供多样性的专业乐器教程,供学生选择,在此基础上组建学校的管弦乐团、行进乐团、交响乐团。
美术课程:美术致力于为学校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的课程教学体系。在为学生创造各类独特机会去学习、体验艺术的基础上,让他们全面地了解中西方艺术史观。美术课程采用双语中外教联合教学模式。通过对不同媒介及技术的学习让学生全面提升美术素养及创造力。初中部会定期举办艺术展及时装秀等多项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体育课程: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身体发育、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为宗旨,结合中外体育教育的优势,在外方体育总监的带领下,通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并使学生身心健康。我们将创设安全和设备完善的运动环境,使每一个学生享受运动、乐在其中,为终身健康提供必要的指导。课程设置中,游泳课是初中部高年级的必修课程。
拓展选修课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开设60多门学术类、活动类选修课程。例如:设计类(汽车设计、珠宝设计、立体书设计、时装设计等等)、英语类课程、生态环保类、ICT拓展、数学拓展类、小记者团、各种球类运动(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美式橄榄球等)、英文戏剧、舞蹈瑜伽类、第二外语兴趣班(日语、德语)等。这些课程引导学生建构通识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展,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升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和责任感。
社会实践:积极在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学校,中学生将有机会赴当地开展社会实践和支教体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体会慈善的愉悦,这是学生成为世界公民的重要素质。
此外,将国际学校在艺术、体育、戏剧、音乐、图书馆阅读等人文课程的资源和经验引入学校课程;加强与上海的国际学校之间的交流,加入其体育、艺术友谊赛事,着力建设艺体课程;利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平台、海外网络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术支撑和实践活动,包括学生赴境外参加名校夏令营、海外姐妹学校互访交流工作,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术支撑和实践资源。
以上举措着重课程改革的制度创新,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促进由“为教而教”向“为学而教”转变,学生的学习有充分的选择性,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课程与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张力。
招生面谈对象:应届小学毕业生。
面谈对象:凡填报我校为第01、第二志愿的学生都将收到我校的面谈通知。
学校的招生对象为持上海市户籍的学生,以及符合条件的非上海户籍的学生。
非上海户籍的学生申请我校初中预备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学生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