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2021-2022学年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开学入学教育(我眼中的未来学校)【国际班】

来源: 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洪堡学院      编辑:佚名

学生眼中的未来学校,是什么模样?2021年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入学教育期间,全体师生用3天时间去思考和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学校”。下面就来看看2021-2022学年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开学后入学教育吧。

1、我眼中的未来学校

Future School in My Mind

为何选取这个主题?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专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次明诚的入学,是他们成长新征程的开端。入学教育,不仅是他们彼此熟悉的契机,更是他们畅想未来,共同开始组建学校社区的开始。

明诚入学教育项目组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精心筹备了一个全校师生都能参与、体验并有收获的项目制学习课题。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围绕着关于“未来学校”的不同侧面,通过艺术、科技、建筑、戏剧等多种呈现形式,去畅想和表达他们理想中的学校。在项目中,学生们也开始思考本质的问题,比如学校的起源,学校的存在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

明诚学校,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问题解决者。明诚学校的师生们,在这几天的项目过程中,也在不断探讨着这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上学?学校为何而存在?

我眼中的未来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我在学校这个社区里的角色是什么?我能如何参与这所未来学校的建设?

为了解决这些看似宏大的问题,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同学们采用设计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描绘出他们脑海中的学校。学生们最终以手制书、立体书、传感器交互教室、即兴戏剧演出、黑客马拉松,建筑空间制作等多种形式表达了他们眼中的“未来学校”。

2、我心目中的自己和伙伴

幼儿园的孩子们,以“我心目中的我/同学/老师”和“我心目中的幼儿园”为主题,通过儿童创意艺术来设计和表达人物角色,并关注人物和场景之间的关系。对孩子而言,未来的学校,更是他们要勇敢面对的新的未知。在未来,学校里老师是什么样呢?学校里的小伙伴是什么样子呢?他们能不能和我一起友好相处呢?

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

带着这样的思考,小朋友们在童联社老师们的支持下,运用轻黏土来创作浮雕人物形象,并运用纸板画来创作未来学校的相貌。在创作中,小朋友们也在学习对自我的认知和表达,以及对他人的观察和理解。

3、学校,是快乐的社区

学校,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明诚的小学生们,创作了“我在未来学校的一天”和“未来学校的空间和生活”。学生们首先去理解学校的历史演变,从夏商周时期的“学校”,到近代的学校,再到今日的学校。随后,学生们将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学校生活的憧憬具体展开。小学生们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学校的功能,*括社交、学习、生活……

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

学生们的创意天马行空,比如一位学生想到“早上醒来发现学校长出了轮子和螺旋桨,停在了自己家门口…”在小学同学眼里,学校像霍格沃兹一样,是一个精彩的充满魔力的地方。在他们想象的学校里,同伴可能都是小怪兽;学校可以建在太空,学生们每天乘坐火箭去上学;有的同学也充分考虑了社区建设,围绕学校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社区,里面有电影院和游乐园(而中学的哥哥姐姐们,真的在这几天为他们建了一个游乐园!)也有图书馆,体育馆,滑冰场……这些设施不仅对学生开放,也对周围的社区开放。学校处在一个充满欢笑的社区当中,每天上学就像去游乐园一样开心。在创作过程中,在讲澍集和童联社的老师们的支持下,小学的同学们通过“艺术家手制书”和“未来学校立体书”的方式,从平面到立体,结合不同材料的分析运用,用完整的故事来讲述自己眼中的学校,启发了学生们的观察、动手和创造能力。

4、我们创造的未来学校

中学的同学们则更深一步,通过三个主题来阐释对未来学校的思考:

1.我眼中的未来学校长什么样子?

2.科技如何影响学生在学校的体验?

3.我会在未来学校度过怎样的一天?

来自6、7、8年级的同学们在9个小时的紧张时间内,全力以赴,以小组共创的形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在项目过程中,学生们更是展现了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和时间管理能力。

建筑组和CROSSBOUNDARIES专业建筑师们合作,从思考“学校需要什么空间”这个问题入手,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想法、制作原型,到最后落地施工的完整的创作设计流程。

学生们用400个常见的纸箱,分别搭建了舞台,咖啡厅,观众楼梯,读书空间。每一个区域,都可以让幼儿园和小学低龄段的学弟学妹们使用。现场最感动的,是这些学生认真投入全力以赴制作的过程。他们冒着炎热的天气,汗流浃背,在极短时间内要将脑海中的设计想法,通过团队的努力,一点一点落地。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属于这些年轻设计师的快乐。

科技组和来自THILLIANT的导师们进行了三天的创客马拉松Hackathon。技术的创新及变革驱动着教育过程的更新迭代,而创新是使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那些尚未被发现或尚未被解决的需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教室原型装置的设计搭建、以及传感器系统的建立。有的学生创作了教室人脸计数装置来有效统计学生人数;有的学生制作了红外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教室时自动开门;也有学生制作了节能减碳教室,考虑到许多学校教室关灯不及时,因此通过声控装置,无人时则将灯光自动关闭。在项目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精益求精,不少同学也在项目中对编程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北京明诚外国语学校

戏剧组的同学们,在信剧团的导师的带领下,融合过程戏剧、一人一故事剧场、即兴戏剧来演绎”我在未来学校的一天”。学生们化身为“新超能学院”的老师和学员。这些各具超能力的师生,去讨论要建立怎样的学校,探讨传统班级教育和自主社团学习相比的利弊,以及学校事务的决策机制…在即兴戏剧的最后,这些学生为全体师生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招生说明会”,由戏剧组的学生担任校长、教师、学生代表等角色,而所有观众成为了潜在的入学家庭。

现场观众和演员即兴问答非常热烈,例如这所学校的招生标准是什么?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能力差异导致的潜在校园欺凌?而在学生自己的表达中,他们认为学校应该培养能够“帮助自己,帮助他人,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在学校上,除了学习知识,更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学员的超能力是依靠彼此帮助才能维持……

未来学校,是学生们可以充满期待,充满欢笑的成长的地方。学生们在这次入学教育过程中,也衍生出更多问题:

1.学校一定是实体吗?是否可以有线上云端学校?

2.同学一定是真人吗?是否AI可以成为同学?

3.电子产品在学校如何有效使用?

4.学校如何进行考试?

5.学校一定有寒暑假吗?是否要有年级?学习和成长的进度是否能自己掌控?

6.学校需要有围墙和边界吗?整个城市,乃至世界是否能成为学校?

许多问题,尚且没有答案,但是提出问题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明诚学校,在培养面向未来的问题解决者的过程中,也是在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可以无限边界地成长、去拥抱好奇、追求梦想、并启迪世界。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