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编辑:佚名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为深入研究小学部双语班特色课程内容,提升课程实施质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本学期,学校围绕核心素养发展,开展一年级特色课程系列研讨、交流、汇报、展示活动,推动特色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
深耕沃土,必有繁花。在不断思考、研磨、校准与梳理的基础上,新思维英语、媒介素养、人工智能、网球、科学实验五大特色课程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学生评价、课程文化和资源配置”七大要素,逐渐丰富课程建设,呈现出了纵向贯通、横向关联、多维进阶的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课程组成员在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基于常态课,或小组多轮研磨,或专家干部视导,坚持问题导向,关注课堂实效性和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课堂实践中进一步研究,以研究指导课堂实践。
为使家长能在**时间感受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为倾听家长们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声音,学校邀请了一年级各班家长教师协会执委走进课堂听课,并深入交流,家长们为孩子们能享受到如此丰富、优质的特色课程而感到欣慰与幸福。学校聘请了多位专家听课指导,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把脉导航。
课后,家长积极参与反馈,深感精品化的课程设置让孩子一个学期就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
听课结束后,于当天下午开展了“新一年级特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展示汇报会”。首先,教学副校长郝端端从课程建设的背景、发展路线、体系构成等方面整体说明,并展望课程未来之路——构建目标融合、学科融合、素养融合、进阶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促学生的思维品质、体质健康、审美素养、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接着五位课程负责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学生评价、课程文化和资源配置七个方面对课程建设作了精细的汇报,并进一步交流发展构想。
汇报结束后,专家、领导为本次课堂展示和课程汇报展开了交流与指导。外研社课程培训师杨航老师点赞我校教师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研究能力,并为课堂教学和课程汇报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课程顾问史一鸣对比几次课程汇报的效果,由衷地表示本次汇报的输出成果让人惊喜,并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构建、家校互动、项目式研究等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
理事长韩梅对课程建设团队所做出的成果高度赞扬,鼓励教师在团队自身驱动的同时,充分融合校外优势力量,向更远的目标挑战。
最后,小学部校长刘昕作了总结发言。她鼓励教师们在课程建设中继续不忘初心,驱动自身原动力,逐渐擦出新的火花,突破瓶颈,收获成果后,点燃继续前行的激情,驶向下一个成功的彼岸。
久久为功,行稳致远。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优化历程,在专家、领导具体的指导和前瞻性的引航下,我校课程与教学中心将继续逐梦前行,不断完善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提炼实践成果,打造双语班课程“特色”。
推荐阅读: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有国内班吗?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一年学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