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同等学力招生中,中南财经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适合上班族提升学历,基础差也能读985/211院校在职研,双证硕士全程辅导,单证硕士免联考入学,欢迎了解详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世界大学和学科(简称“双”)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2011计划,财经学科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立格联盟、中国一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长江一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阅卷中心,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是被誉为“五院四系"的重点政法大学与“五财一贸"的重点财经大学。
培养性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很多优秀毕业生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东方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研究生毕业生一次率历年均为,本科毕业生近几年一次率均在94%以上。
课程设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研究、英语、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
参考书目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中国当代文学》(上下)(第二版),王庆生、王又平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报名条件:
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
2.未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及大专毕业生,可以参加“同等学力人员课程水平认定考试”,全部课程认定合格后,颁发《同等学力课程水平认定证书》,不能申请硕士学位。
培养方式:
1、授课形式:结合疫情形势和武汉市外学员的需求,采取“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长为1年-1.5年。
2、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门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3、坚持立德树人,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员个人特长,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着力增强学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帮助学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SEMINAR展示、生讲生评、生讲师评和实践教学,着力提高教学效果;
5、注重社会实践和学术训练,鼓励学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学术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
6、每位学员采取1V1教务管理,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
证书颁发:
1、学员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颁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修班结业证书》。
2、若学员有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在本人自愿情况下,我院可协助学员对接校内各类高等教育办学项目。符合同等学力申硕条件,并自愿申报硕士学位并通过全部课程水平认定考试的学员,可以向学校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申报硕士学位。
学位申请步骤: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申请并在各培养单位办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入册证》;
2、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
3、在全部考试通过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提出论文答辩的申请;
4、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进行论文答辩;
5、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注:以上时间要求须同时满足)
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常年招生,循环开班
(二)报名资料:
1.身份证;
2.毕业证;
3.学位证;
4.蓝底照片;
5.学信网申请学位认证报告PDF文档(08年之前的需要18个工作日);
6.学信网申请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案表(PDF文档);
7.申请表;
8.国外学位证书需要做留服认证备注。
以上全部资料需要电子扫描版(高清)